9月6日上午,校信息技术中心主任徐建鹏一行来杭州校区进行智慧校区建设工作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杭州校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现状和进展,为进一步提升智慧校区建设水平进行系统规划和布局。

座谈会现场。宋一波 摄
杭州校区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吴海生首先介绍了杭州校区作为学校办学“窗口”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他指出,随着多个研究机构的入驻,校区的信息化建设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为了能更有效地推进智慧校区建设,校区特别起草了《杭州校区智慧校园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以下简称《规划方案》),旨在为未来3到5年的信息化发展提供指导。校信息技术中心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部门,对技术实施的可能性及潜在问题有着深刻理解,希望校信息技术中心能够为《规划方案》的优化提供专业指导,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意见。
徐建鹏表示,校信息技术中心在看到《规划方案》讨论稿后,第一时间从本部门各个业务领域对校区信息化现状与《规划方案》中各项目的特点做了逐一梳理。他认为,萧山校区、西湖校区是学校重要组成部分,要一张网,一个建设标准,一个平台入口。未来,信息技术中心将重点提升萧山、西湖两个校区的网络硬件基础设施水平,对本部已经投入运行的公寓门禁、图书馆预约、体育馆预约、会议室预约等系统进一步延伸至杭州校区。对于巡课系统、考场监控、智慧教室、琴房预约、智能水电等学校其他业务部门主导的智能系统,信息技术中心将做好引导和配合工作,便于满足一张网和一个入口的总体要求。
最后,杭州校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施方波表示,杭州校区远离学校母体,又存在跨区办学特点,信息化手段显得尤为重要,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师生学习、工作、生活和校区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效率与便利程度。杭州校区将针对学校信息技术中心提出的指导意见,对《规划方案》再做进一步的修改,以确保形成切实可行的指导性文件。同时希望各方积极参与,共同推进杭州校区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